English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  • 联系我们
电话:020-31025260 
传真:020-89232023 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大观园街8号202
  • 疾病防控与渔药使用
小龙虾“五月瘟”防控策略解析

五月份,小龙虾养殖池塘常出现大规模发病与死亡现象,常规防治手段效果有限,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,这一现象被称为五月瘟五月魔咒。其根源虽以白斑病毒为主,但实为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综合征。以下是对五月瘟成因的深入分析及科学防控措施的总结。

五月瘟成因分析

白斑病毒为核心病原

白斑病毒在22-28℃水温下活跃,低于20℃或高于30℃时病情趋于缓解。小龙虾在严重缺氧、肠炎或肝脏功能不佳时易继发感染,健康虾摄食病虾是重要传播方式,也是五月放苗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。

肠炎与细菌感染加剧死亡

表现为头胸甲积水、空肠并发蓝。小龙虾摄食腐败稻草、青苔或过量饲料时易发,底泥中病菌多及饱食后缺氧也是诱因。

肝脏功能不良导致死亡增加

肝脏是小龙虾的消化与解毒器官,正常呈橘黄色。肝脏功能受损(颜色变白或暗淡)时,小龙虾抗应激、抗低氧、抗逆及抗病能力减弱,死亡率上升。

缺氧引发大量死亡

缺氧可诱发病毒病、细菌性肠炎等,严重时导致泛塘。缺氧加剧时,病害往往接踵而至。

藻毒素加剧死亡

蓝藻及鞭毛藻类(如裸藻)老化死亡时释放的毒素对小龙虾危害显著。

五月瘟防控措施

1强化底质改良

2保肝护肠,增强抗应激能力

3缺氧时及时改底增氧

4控制弧菌滋生

5培养有益藻类

6其他注意事项

健康虾摄食病虾是重要传播途径,发病时不宜停料或减料,可用黄豆、玉米等粗粮替代部分商品料。发病期间坚持起捕出售,既增加收入又降低养殖密度,有利于防病及提高虾的规格。

 

声明:文章来源于渔飞鱼水产